当前位置: 部门主页 >> 高教参考 >> 正文

2017年第14期(总第186期)

2018年03月23日 17:49  点击:[ ]

                           研究生教育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要想真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推进高校的现代治理,要把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这类教育事务全部交给教授委员会管理、决策,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价实行同行评价而不是行政主导的评价。

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2017年是不平凡的,因为40年前的1977年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使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中断了12年之后得以恢复。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四十不惑”之说。如今,恢复研究生教育已经到了不惑之年,那么在这40年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哪些成就?接下来又该如何更好地发展?

追溯:两大分界与四个阶段

可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有两大分水岭,一个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另一个则是1977年恢复研究生教育。

据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研究生教育发展落后而且缓慢,1935年至1949年共举行了9届学位考试,授予硕士学位232人。新中国成立之后,研究生教育才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其间也经历了不少坎坷曲折。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曾撰文,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八个阶段。以1977年为界,前后各四个发展阶段,后者包括1977年至1985年的恢复期、1986年至1998年的改革发展期、1999年至2009年的大发展期以及2010年之后调整研究生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期。

198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后,国务院与学位委员会又制定了《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学位授予的负责单位,学位中新的原则程序,学位的课程、学分要求,论文的答辩流程、规范等,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迅速恢复发展。

1986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提出“稳步发展,保证质量”的方针,明确在控制数量的同时,重点要调整好结构,培养模式应多样化。杨德广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此开始突破传统的重基础、重理论的单一模式,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1999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也迎来了大发展期。据统计,199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为9.22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30%,在校研究生也从1998年的19.89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140.49万人。

在杨德广看来,2010年以后,我国进一步调整研究生结构,迎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力发展。其实,早在1991年,我国就设置了第一个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之后,经过1992年正式建立专业学位制、1996年审议通过《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1999年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以快速发展。

成就:培养规模与制度体系

4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取得了诸多成就。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看来,这些成就首先就表现在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上。

据统计,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这17年间,我国一共招收的研究生人数不到2.4万,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时,招生人数也仅为1.07万,而在2011年,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56.02万,是这17年招生总数的23.3倍。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经达到200多万,成为世界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沈文钦说,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不仅充实了高校的师资队伍,同时也成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在卫星上天、高铁建设等重大工程中,均有大量研究生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

不难想象,在这些事实的背后,不仅是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大幅提升,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而上世纪80年代初学位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开始进入制度化阶段。可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至今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学位制度方面,中国特色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学位授权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相对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拥有了硕士授予单位;学位授予类型既有学术学位也有专业学位,学位获取既可以通过考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可以通过自学或其他学习方式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职能和权限分明的中央、地方政府和培养单位三级管理体制。其中,中央研究生管理部门起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在本地区研究生教育的统筹、学科建设、学位授予、质量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单位则在有关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拥有相当的自主权。

此外,我国研究生法规体系也逐渐完备,一系列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组织机构相继建立,如199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1999年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立,2003年成立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等。

探秘:国家投入与系列改革

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要得益于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有益探索。而在这些探索中,沈文钦认为,首先就表现在国家“重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

其实早在1979年,教育部就提出了在研究生招生中要坚持“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为此,国家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科研条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对研究生导师资格设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还采用了多种质量评估方式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如1995年针对博士、硕士授权点的合格评估与选优评估,1998年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优评估等。

同时,985工程”“211工程”和其他一些重大计划的实施,也使得一批重点高校、重点学科与博士点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博士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

“随着我国对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更多的博士生获得了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沈文钦告诉记者,他曾参与做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博士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而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博士生的资助水平也大幅提高,使他们能够依靠资助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2015年为例,国家奖学金共奖励硕士研究生3.5万人、资助金额7亿元,奖励博士研究生1万人、资助金额3亿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共奖励研究生100.31万人、资助金额70.41亿元;国家助学金资助研究生314.23万人、资助金额106.11亿元;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资助137.43万人、资助金额36.33亿元。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三助”比上一年度分别增加50.43亿元、31.36亿元、7.49亿元。

“此外,我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并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稳妥做法,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沈文钦说,例如博士生导师的审批权最早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后来下放给各个高校;一开始只有教授才有资格指导博士生,后来清华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改革了博士生导师制度,允许助理教授指导博士生;在招生制度方面,近些年很多高校也开始尝试探索申请审核制等。

那么接下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又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以推动质量再提升呢?

发展:两个规律与自主办学

“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昭示着它与社会现状相适应,由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杨德广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因社会的存在而存在,不可能脱离社会、远离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我国“教育学泰斗”、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曾提出高等教育的“两个规律”,即“大学应主动适应并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才有生存权和生命力”的外部规律,以及“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应按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办学,而不能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的内部规律。在杨德广看来,作为大学教育一部分的研究生教育,也应该符合这“两个规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我国要想真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推进高校的现代治理,要把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这类教育事务全部交给教授委员会管理、决策,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价实行同行评价而不是行政主导的评价。

“这样才能让课程和学术研究都注重品质,并结合不同的培养定位,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熊丙奇说,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在课程之外提供更多科研机会,让学生在科研中提升学术能力;对于专业型研究生,在完成所有高质量的课程学习后,不必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好论文即可毕业。

“只有实行学术自治,高校才能切实建立起导师制。”在熊丙奇看来,我国现在虽有导师制,但导师一方面在行政评审和考核中已经失去对教育和学术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用自己的声誉对学生质量负责的意识——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毕业中,导师并无多大话语权。“这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作者:王之康)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71024

中山大学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开展学位授权点增设、评估及调整工作,按照需求导向、特色发展、质量优先、有序推进的原则对全校各学位点进行综合评估,并同步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改革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修订完善遴选条件和程序,简化认定手续,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进一步优化导师队伍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改革招选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特点和成长规律的研究生多元分类选拔模式。通过提高复试差额比例、扩大复试权重、试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等措施,充分发挥导师在人才选拔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术潜质和职业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考察,提升研究生选拔质量。

改革培养机制。完善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按照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的有关要求,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示范性的研究生课程群,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教材和课程资源库。实施“优生优培”等项目,鼓励和支持优秀博士研究生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研究。积极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通过各级资助项目与国外先进学科或研究团队开展实质性深度合作,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进一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严格毕业审核。强化学位论文抽查审核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修订学位论文抽查处理办法,对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根据情节轻重,对导师采取学校通报、校长约谈、核减招生和奖助指标、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罚措施。开展研究生毕业满意度调查,及时收集反馈问题,为全面改善研究生培养过程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亟待调整

 又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答辩的高峰季节。小论文发表数量、质量达标,双盲评审过关、工作岗位落实的毕业生自然心情愉快,就等待毕业答辩的最后一个仪式一过,即可以品尝毕业庆典的最后盛宴。反之,小论文发表不如人意、双盲评审结果被PASS掉的同学,心情真可以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形容。

  理论上讲,中国硕士研究生质量监控体系比较完善。从入学前复试、中期考核、小论文发表、答辩前双盲评审、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后学位公示、教育主管部门抽查,贯穿了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并且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不合格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比如,研究生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论初试成绩好坏,均不被录取;教育主管部门抽查不合格者,取消授予学位,导师及其学科承担停止招生甚至削减招生指标的连带责任。

  但是,在现有监控体系中,于一些普通院校来说,入学前复试、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答辩这三个质量监控措施可以用形同虚设来描述。生源严重不足、过线人数少于招生计划,使得研究生复试变得异常困难。并且,短短几分钟时间来判断一个身处急剧变化时代学生的研究潜力,这种快速诊断技术的科学性也值得怀疑。中期考核,考核的内容多集中于课业成绩、论文发表情况,因为缺乏明确、具体的淘汰指标往往流于形式。学位论文答辩,由于导师具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的指定权,并且大部分成员都是同事,依靠答辩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完全的监控,很难做到。因此,小论文发表、学位论文双盲评审这种完全独立第三方的监控,就成了现有研究生质量监控体系中能够生效的两个关键环节。

  先以小论文发表而言,重点和普通院校都对科研硕士制定了在答辩前提交CSCD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证明的强制要求。据初步分析,国内CSCD期刊仅有1700多种,全国科硕以每年30万计算,即使这些期刊全用来满足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需求,估计还存在版面不足问题。从时间上看,不考虑投稿、外审、被拒重投的时间,很多CSCD期刊从接收到发表,排队等待刊出的时间就长达一年以上。科硕第一年修学分、第三年找工作,仅依靠短短的研二一年时间很难完成选题、收集数据、写作成文直至发表的完整过程。因此,假设每个科硕都认真学习、勤勤恳恳,还是有相当一批学生因为小论文发表不达标被迫延期。

  再说盲审。很多高校为了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论三年制科硕、两年制专硕、在职推广硕士,采取一刀切地送到高于本校水平院校双盲评审的制度,并且规定了评审不达标者毕业延期、再评审缴费、导师乃至学科连带责任等一系列严厉惩罚措施。然而,从实施的几年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通常情况下,学位论文质量十分优秀者顺利过关,论文质量低劣、混日子的被淘汰。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学习勤勤恳恳、论文质量中上水平者被不负责的评审专家枪毙,论文水平一般者蒙混过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这一制度的客观公正性。

  因此,看似环环相扣、无懈可击的质量监控体系,并没有带来研究生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研究生水平的不断下滑,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与此同时,伴随着小论文发表硬性规定、论文双盲评审标准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每年毕业季,因为小论文发表不达标、双盲评审不过关发生的研究生自杀、师生矛盾凸显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现在是到了对现行的研究生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作者:李明阳)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769

天津工业大学分类施教提升全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天津工业大学众创空间一间60多平方米的房间,是设计学专业研究生金银辉的公司办公室。金银辉来自河南农村,赚取学费和生活费是他创业的初衷。经过摸索,他把创业道路选定在本专业,并在2015年注册公司。几乎与创业起步同时,金银辉入选了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计划”学员班,利用周末时间学习管理学知识。

  金银辉的创业故事是天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缩影。今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101所“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天津工业大学是天津市唯一入选的地方高校。

“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之上的创业能力”,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宏这样概括学校的“双创”教育特色。

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决不只是与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相关,而是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的素养和观念。”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熙说,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的始终,是天津工业大学“双创”教育的理念。为此,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开设了“创业概论”等19门通识课,建设了网络直播互动教室,开发了以创业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慕课,构建起“双创”课程群。

  校内通识课和面向全国的慕课为学生们普及了创业知识,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全校各专业挖掘自身“双创”基因,开设了“机械创新设计”“材料创新研究”等50余门专业课,把创新创业的因素和内涵贯穿在各专业课程和教学任务中。

  今年9月,天津工业大学特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纺织学院教授邓桦介绍,纺织学院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创新研究”课程实行导师制,教师学生双向选择,学生有了相应的研究方向、课题和团队,提升了学习、科研的主动性。

“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交给从事专职讲授创新创业理论课的老师,而要作为一种整体的教育理念,通过每一门课形成课程合力,指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王熙说。

培养创业管理专门人才

2016年秋季,天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设立创业管理方向,培养创业管理专门人才。

  姚飞是创业管理方向的负责人,此前曾在康师傅等公司从事管理工作近10年,并有创业经历。他介绍,一般管理学专业讲授大公司管理知识,讲究稳定和秩序,而创业则讲究灵活性和发挥个体活力,因此大公司管理和创业管理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

2011年,作为访问学者,姚飞深入美国大学体验创业课程,印象最深刻的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回国后,他开始尝试翻转课堂、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每学期上课前,姚飞都要用一节课了解学生的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指引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进行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创业,又要尊重学生的创业意愿,需要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说。

  该校管理学院院长蔡为民介绍,翻转课堂、创业实训、创业竞赛提供了系统的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学生的参与度、满意度和创业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学生总体评教成绩在98分以上,不少学生进一步参加师生合作项目或各类创业大赛并获奖。

搭建“双创”实践平台

  包括金银辉的创业项目在内,天津工业大学众创空间进驻创业项目38个、完成工商税务登记31家、孵化出园21家。2015年,该众创空间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众创空间和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

  依托科技部试点项目,天津工业大学建成了19个跨专业、跨学院、跨层次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覆盖所有教学单位,向学生开放仪器设备等资源。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设计教学部拥有两个创新实验室,搭建基础知识与前沿热点的桥梁,同时以学科竞赛、教师科研课题、专业实习等为载体,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智能硬件与互联网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王慧泉介绍,这学期,他指导的肠营养液泵项目参加了生物医学的学科竞赛。项目开始前,王慧泉带领学生花了近一年时间找病人调研,并做市场调查。该项目并不只为参加比赛,而是被当成一个产品来做。“如果项目成功了,将在医院进行临床应用,项目就有长期创业的价值,整个过程慢慢把学生往创新创业方向上引导。”王慧泉说。

  面向全体学生,天津工业大学已构建了融知识传授“认知-----体验-----实践”和能力培养“基础-----综合-----创新”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特色突出的创新创业实践载体。(记者:王家源)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114

上一条:2017年第15期(总第187期) 下一条:2017年第11期(总第183期)

关闭

 

河南科技大学28365-365备用网址/高等教育研究所   发规处电话:0379-64270665  邮箱:fzghc@haust.edu.cn 

                                         高教所电话:0379-64270323  邮箱:gjs@ha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