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吃得好或无缘助学金”的消息引人关注。
近年来,“划定贫困线”“演讲比贫”等新闻屡屡出现在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环节,如何甄别“真假贫困生”,让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俨然成为高校的一道难题。“以食堂消费参评贫困生”这一规定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贫困生认定标准如何才能兼具科学严谨、人性关怀?记者进行了调查。
贫困生认定盯上饭碗 回应:只做参考
“中晚餐平均消费超6.2元或无缘助学金。”日前,华中农业大学有学生在网上发消息称,该校贫困生认定要查询过去某一段时间内校园卡食堂中餐、晚餐的消费记录。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璟告诉记者,其实并不存在这一具体标准,6.2元的标准只是部分学生自己推算。学校在关注抽样时间段内的餐均消费偏高的贫困生,也关注餐均消费偏低的非贫困生,并分别进行复查。
记者在该校调查时,多名学生向记者证实,学校的确发布了一份15天食堂消费偏高的贫困生名单。对贫困生同学来说,餐费进入全学校食堂消费前10%的行列,就有可能被学校复核,乃至取消贫困生资格。有贫困生根据15天的餐均值推算,女生中晚餐的消费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
记者观察到,在该校食堂的经济型套餐窗口,一荤一素加米饭套餐3元,两荤套餐3.5元。其他套餐窗口,一荤一素每份7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贫困生告诉记者:“贫困生如果需要改进一下伙食,或者一段时间内身体有病,需要增加营养,那怎么办?如果有假贫困生故意在食堂少吃,而跑到校外偷偷大吃大喝,这样的评定标准岂不成了摆设?”
学校的苦衷也不少,校方无法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财务信息,只能通过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判断。
该校园艺林学学院辅导员金帅说,通过近期餐均消费核查发现,该院有30多名贫困生因为消费高进入了全校在校生餐均消费数据的前10%。所以,学院将对其进行重点详细复核,并综合了解其他情况,如果的确属于“假贫困生”,将从贫困生名单中“剔除”,让助学资源物尽其用。
甄别“真假贫困生”,究竟有多难?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全国重点农业特色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占多数,领取到助学金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据了解,学校去年本科生中共有4668人领到国家助学金,约占到在校本科生的25%,“平均下来,一个寝室里就会有一人拿到助学金”。
按照华农的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等级分类:一等贫困生每人每年有4000元的补助;二等、三等分别为3000元、2000元。这对不少大学生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资助。
李璟介绍,学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长期的、复杂的,每年都要动态调整贫困生数据库。以往认定过程并不设立硬性标准,是先由学生自己申报“家庭情况调查”,然后班级进行“民主评议”,再由“院校进行审核”,最后“建立档案”进入“贫困生数据库”。这当中,会特别强调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病、家庭遭遇灾害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华农面临的状况是目前不少高校的缩影。记者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助学金的获得和发放,都是按照一定比例划拨和使用。学校并不是“一刀切”划定贫困生生活线,会采取自荐、他评等多种方式建立“贫困生数据库”。
华农相关负责人坦言,学校每年“贫困生数据库”约为在校生总人数的40%,然而在申报环节,不乏学生造假瞒报。尤其是家庭情况调查,在不少地方随意盖章写个贫困证明弄虚作假,对于校方来讲,甄别渠道有限。
为了详细获得部分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学校在新生开学前就摸底,甚至进行家访。去年学校就曾“暗地”进行过餐费数据调查,发现与贫困生的关联相关性很强,调查一卡通消费数据具有参考价值。在今年核查过程中,一个学院2015级新生经过贫困认定的学生共有89名,后期通过餐费核查比对,有97%的贫困新生餐均消费水平位于后列。
“一些真正的贫困生由于自尊心强,不会去申请助学金。”李璟说,通过餐均数据调查,也有助于发掘出真贫困生,让“口粮钱”送到最需要的困难学生手中。
对贫困生,该如何“精准扶贫”?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已经建立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普通高校学生资助金额716.86亿元,比上年增加142.75亿元,增幅24.86%。
有专家指出,高校认定贫困生,由于范围广、数量大、认定难,不排除其中有随意性,出现一些漏洞。
的确,近年来,大学生助学金遭非贫困生“偷食”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确保助学金能够真正“雪中送炭”,一些高校采取了许多措施,尽最大可能让“假贫困生”无法得逞。在严格标准的同时,兼顾人性关怀,也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表示,作为高校管理者来说,有责任制定科学制度,切实保证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落到困难学生身上。这需要学校改进措施,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学生信息。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不妨对少数冒领助学资助者给予惩处。
专家建议,学校在评定贫困生进行助学时,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要考虑不伤害学生的尊严。采用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措施,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成长。
来源:新华网 2015年10月16日